Friday, June 30, 2006
中共專政食言反民主之心世人皆知﹐所以七一上街為未來行出普選路
中共專政食言反民主之心世人皆知﹐所以七一上街為未來行出普選路
日經新聞:香港回歸九週年 浮沈操之於中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三十日專電)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,明天是香港回歸中國九週年紀念日,實施一國兩制的香港過度依賴中國,在偏安的心態下,香港的競爭力開始蒙上陰影,做為轉運中心的地位已下降。
報導說,香港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為百分之八點二,超越上一季的七點五,但這主要是因中國第一季的成長率快速升到百分之十的結果。報導說,若從二零零四年的第三季,中國實施緊縮政策,成長率急降到百分之六點八的情況看來,可知香港經濟的風險高。報導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段潮的話指出:「香港經濟的浮沈全操之於中國」。
報導說,二零零三年香港與中國簽署「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(CEPA)」,獲得中國支援得以使景氣復甦。其中包括,香港服務業可自由進駐中國,另外,中國觀光客大舉到香港旅遊以刺激景氣,去年甚至創下一千兩百萬名中國觀光客的新高紀錄,人民幣購物情況隨處可見,但到頭來造成香港經濟愈來愈依賴中國。
報導說,另一方面,香港本身獨特的強項已蒙上陰影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,身為自由貿易港的香港,現在轉運功能下降,營運需求漸被廣東省的深圳奪走。香港去年的貨櫃營運量七年來首度跌落第一名寶座,香港財閥企業也將旗下的港灣管理公司部分售股給新加坡企業,轉而投資深圳,很明顯的改弦易轍棄港就中。
報導指出,韓戰時遭到對中禁運的厄運,此後變身為纖維、玩具等加工貿易基地,七0年代以後更搖身一變成為國際金融中心,但是現在香港經濟結構卻無想要彈性改革的跡象。報導說,香港內部也頗有危機感,特別行政區政府第二號人物政務司長許仕仁提出「邊緣化」的關鍵字眼呼籲港民「千萬別輸上海等地」。
日經說,中國三月公布的新五年計畫,首度將香港定位為「具有國際金融、貿易等據點功能」,這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,被列入經建計畫,但這種「由上而下」的計畫是否有助於香港挽回競爭力,還有待觀察。日經引述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劉佩瓊的話指出,香港有一股氣氛,認為有事的話,中國會來相助。
日經指出,基本上,香港的「一國兩制」仍在,但中國政府能不同意港民所要求的普選,加上香港回歸之後,不動產泡沫瓦解所帶來的經濟長期低迷,港人身為當事者的意識也漸漸削弱了。
報導最後指出,明天預定參加民主化示威運動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就呼籲「香港人要有信心」,香港能否復活,端賴香港市民本身的意識。
日經新聞:香港回歸九週年 浮沈操之於中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三十日專電)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導,明天是香港回歸中國九週年紀念日,實施一國兩制的香港過度依賴中國,在偏安的心態下,香港的競爭力開始蒙上陰影,做為轉運中心的地位已下降。
報導說,香港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為百分之八點二,超越上一季的七點五,但這主要是因中國第一季的成長率快速升到百分之十的結果。報導說,若從二零零四年的第三季,中國實施緊縮政策,成長率急降到百分之六點八的情況看來,可知香港經濟的風險高。報導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段潮的話指出:「香港經濟的浮沈全操之於中國」。
報導說,二零零三年香港與中國簽署「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(CEPA)」,獲得中國支援得以使景氣復甦。其中包括,香港服務業可自由進駐中國,另外,中國觀光客大舉到香港旅遊以刺激景氣,去年甚至創下一千兩百萬名中國觀光客的新高紀錄,人民幣購物情況隨處可見,但到頭來造成香港經濟愈來愈依賴中國。
報導說,另一方面,香港本身獨特的強項已蒙上陰影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,身為自由貿易港的香港,現在轉運功能下降,營運需求漸被廣東省的深圳奪走。香港去年的貨櫃營運量七年來首度跌落第一名寶座,香港財閥企業也將旗下的港灣管理公司部分售股給新加坡企業,轉而投資深圳,很明顯的改弦易轍棄港就中。
報導指出,韓戰時遭到對中禁運的厄運,此後變身為纖維、玩具等加工貿易基地,七0年代以後更搖身一變成為國際金融中心,但是現在香港經濟結構卻無想要彈性改革的跡象。報導說,香港內部也頗有危機感,特別行政區政府第二號人物政務司長許仕仁提出「邊緣化」的關鍵字眼呼籲港民「千萬別輸上海等地」。
日經說,中國三月公布的新五年計畫,首度將香港定位為「具有國際金融、貿易等據點功能」,這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,被列入經建計畫,但這種「由上而下」的計畫是否有助於香港挽回競爭力,還有待觀察。日經引述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劉佩瓊的話指出,香港有一股氣氛,認為有事的話,中國會來相助。
日經指出,基本上,香港的「一國兩制」仍在,但中國政府能不同意港民所要求的普選,加上香港回歸之後,不動產泡沫瓦解所帶來的經濟長期低迷,港人身為當事者的意識也漸漸削弱了。
報導最後指出,明天預定參加民主化示威運動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就呼籲「香港人要有信心」,香港能否復活,端賴香港市民本身的意識。